住酒店要五星级,坐飞机要头等舱……当前,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职务开支花钱如流水。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,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出现挥金如土现象,职务消费演变成“不落腰包的腐败”。(8月13日新华网)
堵住职务消费的“黑洞”,需要做好职务消费公开。职务消费中,哪些钱该花,哪些钱不该花,花了多少钱,买了何物,办了何事,纳税人甚至是各级人大往往都被蒙在鼓里,自然无从监督。只有把职务消费的每笔开支都放在显微镜下,晒在阳光里,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,泛滥的职务消费才会知难而退、有所收敛。
堵住职务消费的“黑洞”,需要加强职务消费问责。在不少领导干部眼里,“只吃不带上级不怪,只花不拿纪律不查”。这种侥幸思想能够产生,正是缘于日常对过度职务消费的打击力度不够。相比贪污腐败这样的“老虎”,过度职务消费就是蚕食公共财政的“苍蝇”。量变导致质变,日积月累的过度职务消费同样是在鲸吞公共财政,“不落腰包的腐败”的危害性甚于明目张胆的贪腐行为!
要想堵住职务消费的“黑洞”,关键要把各项监管政策落实到位。现实中,并不缺少约束职务消费的制度:财政预算、决算、审计制度,甚至公车标准、接待标准等细化的监管措施一样都不少,但缺少的是制度的落实。制度并非不健全,但约束职务消费的“紧箍咒”却往往没人来念。立规定矩并不难,难的是好经要念好。
奢靡职务消费不是小问题,打击它必须上升至反腐的高度,再施以反腐的力度。
新闻热点